
有人说,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有人说,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加载中...
多缴多得,但缴费越少性价比越高
退休时每月的养老金是由3部分组成的,退休时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92 或 96年前没有缴纳社保,按识同工龄计算的)。
基本养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资*(1+养老金指数)÷2*缴费年限*1%养老金指数04-3,平均养老金基数越高,养老金指数越高。
个人养老金(96前没有缴纳社保,按识同工龄计算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男139,女干部170,女工人195)
过渡养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资*(1+养老金指数)÷2×(96年以前工龄)×1.3%。
从养老金的计算办法来看,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将来能拿到的钱就越多。
呵呵,理论上讲,社保确实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但真相却不是这样:而是,你活得越长,拿得越多。你交再多,首先得活着拿啊。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案件,社保交了一大笔,如果这个现金省下来,至少够省会城市全款买个房了。
可是,刚一退休,人没了。一毛钱也没领呢。
而且,按照制度,确实社保已交的个人部分,可以由子女提取出来。可这只是制度,实际上,人死了,你去提,得本人来签字。
或者,集齐死者所有继承人,我告诉你,你要真提,基本上提不出来。
就算你跟社保局杠上了,集齐了所有证明和盖,那也得三四年时间。这三四年时间,这点儿钱,都赚回来了,瞎折腾个啥啊。
按我的建议,第一是主要尽量保证自己健康;第二,按最低规格,或者中等规格交社保医保,就行了。
社保的政策就是多交多领,只是由于区域不同,交费档次和基数不同,退休后的工资有所不同而已。很多人认为自己缴费时间长,退休后工资低,这是与缴费基数,交费档次,交费年限有关。
根据当地的社保政策,拿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来说,60%和100%交费档次都是缴费十五年,退休后的工资也是不同的。现在60%档次的每个月缴费502.6元,100%档次交费的每个月缴费837元,都是缴费十五,退休后两者相差近千元。
社保你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的工龄工资就越高,如果你缴费是社保最低缴费十五年,退休后的工资也是同档次最低的。如果按照我们当地的灵活就业养老保险,60%现在开始交费,交够十五后退休,退休工资大概在1700左右。100%档次现在开始交费,交够十五年后退休,退休工资大概在2700左右。
如果一个人社保缴费十五年,一个人社保缴费二十年,退休后的工资有很大差别,因为社保缴费每年都是有变化的,退休工资也是一样,今年当地退休工资上调了5%,再说退休工资每年都有机会上调,因为社保缴费每年也是同样上调。
所以说大家办理社保必须提前办理缴费,交费时间越长,拿的退休工资就越高。如果没有单位的人办理社保,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女性55退休,男性60岁退休,早办理,早交费,退休后的工资就会越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欢迎你和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社保政策,欢迎大家留言咨询有关社保政策,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很多人对社保不是很了解,认为只要缴得越多,自己也能拿得越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来看一看。
1、养老金: 对一般人来讲,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单位缴费全部用于社会统筹 ;个人缴费则进入自己的个人账户。
事实上,月缴费额度的多少与养老金的多少并不是倍增的关系。即使你退休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是别人的两倍,并且与别人的缴费年限相同,退休后也拿不到比别人多两倍的养老金。
举例说明:
老张月薪5000元,老王月薪为2500元。两个人同样缴费40年、都是60周岁退休、退休时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为5000元、老张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为20万元,老王个人账户储存额为10万元。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社平工资x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是在同一个社保统筹区范围之内,社保缴得越多,缴费时间越长,退休金越高,这是亳无疑问的,我发现个别回答将甲地和乙地的社平工工资扯在一起,故弄玄虚,误导大众,这是非常不负责的。
第一,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决定个人账户资金的数量。
现在很多单位都是***用社平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由于各地的社平工资差别很大,同样是社平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相差几百元。再加上缴费指数的差别,差距就更大了。比如同在重庆,缴费指数百分之三百和百分之六十的差距就非常大,这是***都会计算的。
第二,退休时社平工工资的高低,也是决定退休金高低的重要因素。
社平工资,就是指社保同筹区的职工平均工资。不同的统筹区差别非常大,比如深圳的社平工资和东莞,深圳和广东等,同样选择在广东退休,但在深圳退休比在广东其他地方至少多五百元以上。
综上所述,社保缴费时间越长,缴费越多,社平工资越高,今后的退休金就会越高。
社保会越领越多吗?
社保是缴得越多,在退休时领取的金额也就越多。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时候,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个人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所以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社保不会越领越多社保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在退休、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
社保的领取金额是根据个人缴纳的社保费和相关政策规定来确定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领越多。
首先,社保的领取金额是根据个人缴纳的社保费来计算的。
一般来说,个人每月的社保费是按照一定比例从工资中扣除的,所以领取的社保金额是与个人的工资水平相关的。
如果个人的工资没有增加,那么社保的领取金额也不会增加。
其次,社保的领取金额还受到相关政策规定的限制。
***会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因素来制定社保政策,包括领取标准和领取条件等。
一般来说,社保的领取金额是有一定的上限的,不会无限制地增加。
因此,社保不会越领越多。
虽然社保的领取金额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调整,但这是根据经济和政策的变化来确定的,而不是个人的领取时间越长就能越领越多。
除了社保,个人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收入和***水平,例如增加工资收入、参加商业保险、进行投资[_a***_]等。
同时,个人也可以关注社保政策的变化,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以便做出更好的个人财务规划。
社保并不会越领越多。社保是根据个人的工资和缴纳比例来计算的,一般是按一定比例扣除工资的一部分作为社保费用。
社保的领取金额是根据个人的缴纳历史和社保政策来确定的,与个人的工资水平和缴纳年限有关。虽然社保金额会随着工资的增加而增加,但并不是越领越多,而是根据一定的规定和计算公式来确定的。因此,社保并不会越领越多。